软件站:安全、绿色、放心的专业下载站! 首页|最近更新|专题集合|站内导航

彝族习俗礼仪及禁忌

时间:2022-05-10 22:00:44 来源:https://www.mmxiazai.com 人气:

彝族习俗礼仪及禁忌,漾濞彝族共有三个支系,人数最多的是喇鲁云南书面记作腊罗,其次是聂苏诺苏喇鲁支系主要居住在县内的南部和中部地区,自称腊罗巴或腊罗泼他称土族或土家la lo,毕摩经中称喇鲁,喇是虎,鲁是龙这支彝族定居历史。

彝族习俗礼仪及禁忌

彝族习俗礼仪及禁忌

杨登堂

漾濞彝族共有三个支系,人数最多的是喇鲁(云南书面记作腊罗),其次是聂苏、诺苏。

喇鲁支系主要居住在县内的南部和中部地区,自称“腊罗巴”或“腊罗泼”他称“土族”或“土家”,(la lo),毕摩经中称“喇鲁”,“喇”是虎,“鲁”是龙。这支彝族定居历史悠久,属唐代南诏族属乌蛮的后裔,唐代,在哀牢山脉和大理洱海地区,出现了六个奴隶主集团,史称六诏,在六诏中,蒙舍诏在六诏之南,又称南诏,势力最强,蒙嶲诏地盘最大,势力仅次于蒙舍诏。六诏的族属除越析诏为么些蛮,(今纳西族的先民)外,其余五诏均为乌蛮,也就是今天的彝族。唐开元二十五年,(737)蒙舍诏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,建立以乌蛮为主的联合白蛮(今白族的先民)为统治阶级的南诏国家政权,次年皮罗阁被唐王朝封为云南王,历史上,今县境南部彝区大部和中部彝区大部久属巍山,所以形成这部分地区居住的彝族腊罗支系为“乌蛮部落”后裔的格局。通称黑彝。在漾濞境内,喇鲁支系彝族分布最广,人数最多。有40000人左右。

聂苏支系主要居住在县内的西北部地区,自称“佬武族”“罗武族”或“聂苏”,该支彝族属“南诏乌蛮三十七部”中的“罗婺部”古老民族,他们最早居住在楚雄的武定地区,于明代迁入漾濞境内居住,主要聚居在富恒乡的罗里密村和漾江镇的抱河岭村、阿家村等地区。苍山西镇也有少数人居住。该支系属于黑彝。有10000人左右。

诺苏支系居住在漾江镇抱河岭村的雀山村民小组,人数很少,自称“诺苏泼”他称“白彝”又因他们居住地的原因,兄弟民族习惯上称他们为“后山彝族”,“雀山彝族”或“阿老友”。这支彝族原居住在四川凉山地区,清代迁徙到丽江居住,1969年和1974年其中的陆、胡二姓迁移到漾江镇抱河岭村雀山(后山)游牧,1983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正式定居下来。现有200人左右。

腊罗支系、聂苏支系在唐代之前就有世居,但真正形成部落是在唐代。诺苏支系于1969年至1974年其中的陆、胡二姓迁移到漾江镇抱河岭村雀山(后山)游牧,1983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正式定居下来。在漾濞彝族三个支系中,都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俗、礼仪及禁忌,但都是大同小异,这里作一简述。

一、漾濞彝族的习俗

【生活习俗】

漾濞彝族三个支系生活习俗大体相同,饮食为早、中、晚三餐。彝族历史上以大米为主食,彝语叫咱卡,意为口粮。唐代樊绰著《蛮书十卷》中,《六睑第五》载:“五诏俱存,而蒙舍北有蒙嶲诏,即杨瓜州也,同在一川,地气有瘴,肥沃宜禾稻。”《云南管内物产第七》载:“滇池以西,土俗唯业水田”、“收大麦后还种粳(jīng京)稻”、“蛮治山田殊为精好。”明确记载南诏、蒙嶲诏以大米为主食,而且种水稻技术高超。迁居山地后,明代以来,多食用包麦砂、麦疙瘩、荞粑粑,近年来又恢复以大米为主食。

特色菜有“茴香粉蒸排骨”、“赶马鸡”、“木瓜羊肉”、“茴香粉蒸猪肉”、“老虎生”等,风味食品有核桃仁蘸峰蜜、柿饼、泡橄榄、酒制腌肉、水腌菜等。男性善饮酒,主要为家庭自制白酒或酒坊酿制的烧酒。饮茶待客则在火塘边用陶土小罐将茶叶烤焦黄后注入沸水,烤茶芳香四溢,根据各人喜好饮用。味极浓,另外,核桃仁蘸蜂蜜也是当地彝家人待客的礼数。

【跳菜习俗】

“跳菜”--彝族的歌舞伴餐:“跳菜”,即舞蹈着上菜。漾濞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,是舞蹈、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。 宴宾时,通常用方桌沿两侧一溜摆开,宾客围坐三方,中间留出一条“跳菜”通道。三声大锣 拉开“跳菜”序幕:大锣、芦笙、三弦、闷笛、树叶等民乐齐奏;在姑娘小伙“阿苏塞--噻噻”的吆喝声中,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,脚步忽高忽低,忽急忽缓,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(共8碗)紧随其后入场。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,脸上作着滑稽怪相,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、优美、流畅、连贯的舞步,一前一后登场。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,则怪态百出,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、忽后、忽左、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。下菜的人要手急眼快,如果挑菜人员走过,下菜的没有按桌如数把菜下够,下菜人员只能到厨房里面自已去端,也算是对下菜人员的惩罚,所以下菜的也不敢怠慢,要一环紧扣一环,有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
【服饰习俗】

漾濞彝族男性多着通行时装,中老年妇女多着本民族服装,未婚女性在婚嫁、节庆和表演时穿着传统民族服饰,全套女装有勒箍帽、头帽、领褂、黑白斜襟、衣系腰、围裙、绣花长裤、布鞋等构件,帽子绣花滚边,帽沿钉鼓钉、桂花,有飘带,斜襟衣前短后长,边角镶以手工刺绣花边,颜色鲜艳,端庄大方,绣鞋图案别致,色彩鲜明,中老年妇女则包黑布头帕,衣服颜色以青、蓝为主;小孩戴虎头帽,以蓝黑布料缝制圆筒形帽身,帽沿绣花,帽顶饰龙虎图饰,再配以银铃、缎带。同当地背小孩的裹背一样,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。

【建筑习俗】

彝族民居有垛木房、茅草房、瓦板房等,彝族住房土坯为墙,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,修建时用夹板固定,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,以前一般都是几家连在一起,现在大都是独门独院,围墙多以土墙,也有用空心砖或红砖砌成的。现在村落住房多为瓦板房,一间正房、一间耳房相连而建,外加一间上楼下圈,正房多为三间或五间,正中一间为堂屋,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,亦为接待客人之所,左右房间主人居住,来客一般在堂屋留宿。耳房一般做厨房,靠墙壁左侧,立一火塘,火塘上摆个三脚架,锅支于其上,用于做饭、烧菜、煮茶之用,冬季还有取暖功能。火塘严禁人踩踏跨越,否则认为不吉,火塘上方,常用竹条和绳索吊一个长方形架子,作烘烤干肉或蒜头、花椒、辣子之用。一家老幼,常围火塘而坐,叙家常、讲故事,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、交流情感的场所。比较富有的有三房一照壁,四合五天井,走马转角楼等彝族建筑风格比较突出的的建筑。

【婚嫁习俗】

彝族历史上血缘关系四代五福之内禁止结婚,有传染病、怪病者禁止结婚,彝族家庭内,儿子婚事主要有父亲做主,母亲为辅,女儿婚事80%由母亲做主,父亲只能内部管理而不能出面。男女十六岁以后,进入成人谈情说爱阶段,谈婚时,按十二生肖分为上等婚、中等婚和下等婚,上等婚姻禁止婚配。大多数家庭最终由父母包办婚姻,只有少数有逃婚、抢婚等情况。男女合八字才能结婚。八字不合不能结婚,如果男女青年双方属龙就会生哑巴,这叫福灯火等等。

彝族习俗礼仪及禁忌

具体风俗是:1、先问生肖,2、找媒人;3、媒人领男青年向女方家提亲。提亲时要带一盒红糖,一只鸡,酒、茶烟等礼品,及香钱纸,到女方家祭拜祖先;4、定鸡酒;做法是媒人领着男方家到女方家认家门,认亲戚,除带鸡、红糖、酒、茶、香钱纸等以外,还必须三丈六尺黑色布或者绸缎。祭拜祖先毕,桌面上媒人要看鸡卦,鸡头、鸡翘、鸡卦由男女两家各剥一只,由媒人说断礼金,男女双方改口互认对方父母,确定自己为对方父母的子女,并确定婚事吉日。5、办客嫁娶;原来是用毕摩指导婚事,将女方迎娶到男方家大门外时,要由毕摩退喜神,喜床下点七星灯,后来找不到毕摩就改用导师,仍有退喜神的做法,但是已经不说彝语,改用汉语念吉利话。6、回门。新婚三天后,新婚夫妇必须回新娘家中祭拜,祭拜后当天返回,称回门。至此,婚事仪式结束。

【丧葬习俗】

漾濞彝族丧仪,各地略有差异,腊罗、聂苏均实行棺木土葬。丧礼要竖大帛和扎狮、象、鹿、马等,姑娘家猪羊上祭、唱哭调。“开吊”只请毕摩诵经,不请道师先生,有宰杀“黑路猪”(家祭用)、“白路猪”(领魂猪)和白马放生(送山马)、敲牛习俗,棺木装饰亦有差别,男式棺木头面多饰香炉、花瓶,女式则为蝙蝠、月亮图案,丧仪时,棺木置于正房边格房檐下,材头向左,孝子剃光头,男披麻、女戴孝,不串门、不穿红,守孝期长则三年,短则男九天、女七天。守孝期不结婚、不贴春联,要戴孝。腊罗支系称祖灵为“丁郎刻母”,送丧后由毕摩领孝子取云锦杜鹃或棠棣木刻小木人,裹红布、缠麻丝挂于祖堂竹蔑笆上,作为祖宗灵位,逢年过节祭祀。聂苏支系则用山竹的根部做祖灵牌位,并将祖灵置于竹箩中,悬挂在祖堂中,称其为“孟宗哭竹”。

漾濞彝族老人去世后,都要“开吊”(举行丧葬仪式)。孝子头戴笋衣麻匹制成的丧灵冠,腰系草绳,手执杵丧棒,女子头顶孝帕,足穿孝鞋,戴白线耳环,唢呐鼓吹奏响哀乐、毕摩诵经,后人要猪羊上祭,供奉酒食果品馔碗,夜晚通宵打歌,出殡时,亲友及寨中青壮年争先恐后抢抬灵柩。齿德俱尊的老者去逝后,青少年抢抬灵柩称“破肩”,还有带主家一个小碗给自家小孩使用,以期小孩健康长寿的习俗。漾濞诺苏彝族传统的丧葬习俗是火葬,葬礼的规模视死者的年龄而定。规格不统一的标准,视家庭条件以及亲族网络关系的强弱来定。丧葬的礼仪是基本相同的,大体可以分为收殓、丧集、守灵、出殡、聚祀等程序。

【孝道习俗】

漾濞彝族对“忠”和“孝”是比较认真的,是始祖的优良传统,漾濞彝族信奉“丁郎刻母”、“孟宗哭竹”。由此出现了彝族“丁郎刻母”和“孟宗哭竹”的典故。

漾濞腊罗支系彝族的“丁郎刻母”聂苏支系彝族的“孟宗哭竹”是有出处的。

腊罗支系彝族的“丁即刻母”传说古时候,有个彝族妇女,年纪轻轻地就死去了丈夫,丢下一个儿子,这妇女决心不再改嫁,孤苦伶仃地带着儿子过日子。她省吃俭用,让儿子穿好吃好,自己却穿麻布衣,吃糠咽菜,过着艰苦的生活。

日月如梭,光阴如流水,慢慢地这寡妇老了,儿子长成一个大小伙子。可是,儿子从小娇生惯养,嫌母亲年老不中用,经常打骂母亲。母亲却依然疼爱儿子,儿子去做活后,母亲在家料理家务,给儿子做饭。儿子却不然,母亲给他送饭迟了,他拿起棍子就打母亲;送早了,也打母亲;天长日久;弄得老母左右为难,这也不是,那也不是。有一天,儿子在山上犁荞地,地边上有两窝雀,一窝在地头的灌木丛里,小雀还没有出窝;一窝在地尾的一棵小树上,窝里有一只瞎了眼睛的老雀。而犁地时,犁出些小虫子,一群山雀跟在他的犁头后啄吃小虫。他发现有一只大雀和一只小雀叼着虫子,来回地喂那窝小雀和瞎眼的老雀,从中受到了教育。他想:人也是这样,小时候要父母养;老的时候要儿女养,我连雀鸟也不如。他想到自己对母亲不好,非常后悔,于是在心里发誓,从今以后要学雀鸟一样,好好地瞻养老母亲。

这时儿子已犁到地头,看见老母亲一瘸一拐地送饭来;忙解下犁架,准备去接老母亲,他忘记放下手中的牛鞭子,就跑上前去,母亲看见儿子拿着牛鞭子朝自已跑来,以为是饭送迟了,儿子又来打了,忙放下饭箩,掉头就往山林中跑去。儿子在后面追着,她在前面跑着。母亲想到儿子对自己越来越不孝,活着遭罪受,不如死去算了。她钻过一蓬棠梨树,看见前边有一棵白花木,于是一头撞在树上面晕了。儿子跑到时,母亲已气息奄奄,他把母亲抱在怀中,痛哭流涕地说:“阿妈,我错了,对不起你!今天我是来接你的呀!你快睁开眼睛!不等他说完,母亲看了他一眼就断气了。儿子悔恨自己对母亲不孝,造下了今日的后果。他把母亲背回去后,用最隆重的礼节安葬了母亲。最后又到山中砍来了母亲撞死在上面的那棵白花木和一棵棠梨木,用白花木做了一个小木人,刻上眼,耳、鼻、嘴和心赃器官,分别在上面安上一粒银子,然后给小木人穿上一套新衣服,再用棠梨木做成靠板,把小木人绑在上面,最后把小木人供在灵堂上。每天吃饭时,先献小木人,然后才吃饭;天气冷了,给小木人烤火。太阳出了,把小木人背出屋外晒太阳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天天如此。

丁郎刻母就在彝族群众中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。凡是彝族家死了人,在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之后,都要由阿毕领着大孝子到山中砍回一棵白花木,做一个小木人,供在灵堂里。彝族把这种活动叫做接祖。

漾濞腊罗支系彝族的“丁郎刻母”:就是请毕摩在坟前占卜“松卦”拔一把松毛,中间插一根草,以垂直方向放下,看中间草倒的方向,按卦示方向,寻找一枝白花树。孝子由毕摩带领将找到的白花树作父(母)亲。在树下点上香,毕摩设堂诵经后,把白桦树连根挖起,死者长子要将白桦树背回家,阿毕把白花树取一段做成一个约五寸长的小木人,给小木人刻上眉毛、眼睛、鼻子、嘴、耳朵,在小木人的胸口上抠一个小洞洞,作为心脏,装进一点银器。小木人男高6.6寸,女高6.2寸。木人做成后,又给他上穿衣服和裤子。男的衣服有两件,一件黑的,一件白的,白的穿在里面,黑的穿在外面。裤子用黑布做,女的穿一花一蓝衣,黑围腰、黑包头,着蓝裤或黑裤,雕好偶像后,毕摩在家设香案,点八炷香、供升斗利市,纸钱、油灯、茶、酒各三杯及汤、饭等,利市钱三元六角、三十六元、三百六十元不等,看主人财力而定。毕摩将灵牌插入升斗,开始祭献,毕摩诵《安灵经》,孝子头顶升斗,(内插灵牌)在毕摩指引下,逆时针方向绕香案转九转,然后将灵牌按男左女右秩序安放在墙壁上历代祖宗土洞里,按其辈分从左至右排列新故亡人的灵牌不能立即并拢祖公牌位,要放在旁边供奉三年,待三年烧孝以后才能并拢历代祖宗牌位一起祭拜。这就是漾濞彝族的“丁郎刻母”

“孟宗哭竹”的典故:三国时候,吴国有个孝子,姓孟名宗,字恭武。很小的时候,他的父亲便去世了。从此,母子俩相依为命。

孟宗一直很孝顺他的母亲。母亲年纪渐渐大了,有一次,母亲病得很厉害,很想吃鲜笋做的汤,但这时都快冬至了,天很冷,哪里还会有笋长出来啊。

孟宗实在没有办法,心里焦急万分,可是束手无策,便忍不住跑到竹林里。他双手抱着毛竹,想着卧床的老母,不禁两行泪簌簌往下落,孟宗越想越难过,竟大声的哭了起来。

或许是他的一番孝心感动了天地,突然间,眼泪滴落的地方裂开了,从地上露出了几茎竹笋,孟宗看了破涕而笑,抹掉脸上的泪珠,兴高采烈地把这些竹笋带回家去。他做竹笋汤给母亲吃,母亲吃了新鲜味美的汤后,疾病居然立刻就好了。孟宗的一片孝心都感动了天地,让竹笋冬天破土,让老母立刻康复。可见他是多么的孝顺。

这两个典故都说明了我们彝族人民有着比较淳朴的孝心,是值得传承的优秀文化。

【歌舞乐器习俗】

唢呐、竹笛、二胡、芦笙等乐器,多在节庆、寿宴、丧仪等场合演奏,多种乐器中,以芦笙为大为尊。唢呐是婚丧喜事中必备的乐器。彝族打歌和大刀舞和罗武打歌“路路责”是婚丧嫁娶不可缺少的歌舞活动。

二、漾濞彝族礼仪

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漾濞彝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礼俗。这些古老而饶有情趣的习俗礼仪,反映了漾濞彝族特定的历史传统和经济、文化的心理特征以及伦理道德观念。

【生育礼仪】

彝族历来极重视子孙发达、人丁兴旺。重视生育礼仪。婴儿降生后,在家堂上点香、敬三茶三酒向祖先亡灵报喜,并祈祷祖先保佑。

取名,婴儿降生两三日、七日或满月后给孩子取名。起名由老辈取,若无老辈则由父母为小孩取名,老辈年龄七十岁则给男婴取名如“七十”、“七十宝”,女婴则取名“七十谷”(新中国建立以来,叫“七十妹”),也有新生婴儿出生后用秤称,以体重取名,如“五斤”、“七斤”、“八斤”等。或以十二生肖起名,如或十二生肖起名,如“龙生”、“狗生”、“狗咪”(新中国建立以来叫“狗妹”);按五行起名,如“金生”、“金妹”、“老土”等等。

报喜,婴儿降生不久,其父要向婴儿生母娘家报喜。具体做法是:带上香、钱纸、茶、酒等祭品,生男孩则抱母鸡,生女孩则带公鸡,向岳父母家报喜。岳母家要抱还儿子为公鸡,姑娘为母鸡。报喜须当日往返,路远无法当日往返者,可“过山过水报喜”,做法是:过一座山与一条河(沟、箐)后,在半路上设一神坛杀所带鸡祭献,祭献后返回家。

办月米酒(满月酒),婴儿生下满一个月叫“满月”,要办“月米酒客”。亲戚做客叫“送祝米”,婴儿手上要拴红丝线。

抓阄(jiū纠),小孩满周岁时,在中堂设一席,上置书、纸、笔、墨、秤、笛、果、饼等,由小孩自由抓取,以此预测小孩人生走向,近年来此习俗有消亡趋势。过生日,煮鸡蛋给小孩吃,直到成家为止。

过年,由长辈给孩子压岁钱。小孩八岁换牙,掉下牙埋置于灶下铁三脚根,上牙则丢在房顶上。

【人生礼仪】

小孩剃头时,头顶留一片圆形头发,或额头留一约四指方形头发各一绺。彝语称“汉物地厄”,意为魂在处,外人不能抚摸。

女孩长到16岁,男孩17岁时为成年,可以谈情说爱,学本事,为成家立业作准备。民间调子唱“好玩不过十五、六,二十四五要当家”即指此。新中国建立前,十七、十八岁要嫁娶,成家立业。新中国建立后,按《婚姻法》谈婚,结婚成家,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。

【待客礼仪】

漾濞彝族历来有尊老爱幼传统,客场上以八仙桌入座。以家堂、坟墓等敬香火处为上方,先由长辈在上方入座,其他人依辈份大小依次入座。就餐必请长辈先动筷,或由长辈分配菜肴。鸡头、鸡卦敬请年长者食用。餐毕,小辈需将筷子置于空碗右侧,请长辈“慢用”,待长辈饱食后方能离席。

彝族有好客的传统。这是彝族人不管认不认识,只要进了家门,都是客人。当然,客人还要分为三种;远方来并且是第一次来的客人,算贵客;经常来的亲戚朋友,叫做常客;偶尔路过求宿的陌生人,称为过路客。不管是哪类客人,主人家都会热情招呼并予以款待。在历史上没有乞丐,因为只要进了门,都能得到一顿饭。在彝家的村寨里,没有找不到吃住的。客人一般都在大院内外喊:(黑姑醋架勒莫架)“有人在家吗?”这时如果没有动静,客人接着喊:(黑姑阿克住勒莫住)“家里有狗吗?”其实这也是一种招呼的方式。热情的主人听到人的喊声或者狗叫声,便会出门热情地为客人赶狗,然后带进屋。见面时,主人主动招呼:“醋架,例例黑姑例!”(人在,家里坐。)然后,客人便礼貌地说些客气话。当客人进门或在门外,不能随便打主人家的狗,否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。

【路途礼仪】

在路途相遇,不能埋头走过,认识的要让路、招呼,对陌生人也要面带善意。

在路上与长辈相遇,须主动招呼并让于路的下方,待长者走过后再转身上路。

骑着马相遇,首先要减速,双脚松出,收勒缰绳,让长者先过。小辈遇到长者,必须立即下马,否则就会受到指责。老年人骑马遇到年青人,可以不下马,但要说上几句客气的话,以示相互尊重。

走路相遇,年轻人让老年人,大人让小孩,女人让男人,表现谦逊和气,心宽大度。

【言谈礼仪】

言谈举止的礼俗,是一种行为道德的规范。彝族人言谈讲究文明、幽默、含蓄,不用污秽语言,和风细雨。人与人之间的称呼,都以亲戚关系呼喊,没有亲戚关系的应称呼小名(每个人都有两个名字,大名和小名),并要做到心平气和。

来客时,亲切地招呼:“黑姑例”(家里去)之类的客气话。送走客人时,依依不舍的说:(啊丢许)(慢慢走)。客人便说:(请留步),显示真诚有礼,难舍难分。

得到别人的帮忙和被款待时,就诚挚地说声(谢谢),(麻烦了、打搅了)。使用这些传统的礼节用语,人们的感情融合了,心贴得更紧了。言谈举止都讲文明、和谐、真诚、礼貌。在吃东西时,不说脏话,以免败胃又伤害他人情绪。在姐妹面前,哥哥弟弟都不说粗话秽语,姐妹在哥弟面前更为慎重,言谈举止不能出格,有所约束。在宾朋面前打喷嚏、挖耳鼻、打哈欠、打饱嗝、打瞌睡都是不文明的行为。假如在众人面前脱衣服、脱鞋袜、放屁等,一定会招来一些冷嘲的目光。

【迎送礼仪】

迎接远方的贵客,要组织人员到明显的地界路口等候。有的骑马,有的步行,现在有条件的都驱车前往迎接了。

当宾客到达迎接地点时,主人便带领几个敬酒的姑娘小伙子唱着动听的酒歌,端着已斟满了酒的杯子迎上去,向来宾一一敬上美酒。此杯欢迎的酒,客人不得拒绝,非喝不可。此时的歌声、美酒、笑声使人陶醉、兴奋。

宾客离走时,都要送至大门外,或者送到路口村边。如果是众多的宾客,主人们骑马或驱车送上一程,到分别的地方,主人家敬上一杯分别的酒,并说祝愿的话,客人们在感激之余,说致谢的话。当客人上马或上车或步行一程时,主人为客人鸣枪送行。祝愿离去的亲戚朋友一路顺风,平安到家。

【邻里礼仪】

彝族有一句民谣说:“一家有事万家当,一人有事万人帮”,这是彝族人之间的互相要求无私帮助。村中有人病了,都要打酒送鸡去看望安慰;红白喜事,家家送礼。喜事送礼自由选择,都要前往祝贺;过去困难时期,曾一度为:“请是客,不请是狗”的说法。白喜送礼为义务,送粮送钱送酒均可,不能推诿。遇到丧事,不管邻居亲戚与否,只要知道都要去帮忙,彝族人认为“家家门前滑石板”,帮别人也就帮自己。过年过节,要给邻近的老幼病残、鳏寡户送肉送酒,不能视而不见。

彝族习俗礼仪及禁忌

家里来了客人宰鹅杀鸡,都得请附近的邻居参加喝酒吃肉,不能单独享用。

家里杀了鸡,也要给隔壁邻居家的小孩或老人送去鸡汤和鸡肉。体现团结友爱、有福同享。

“不打邻居狗,打狗伤主人”。此谚语说明彝族邻居之间相处是有戒律的,对邻居的老小、牲畜、家禽都有责任加以保护。体现了一种传统美德。

三、生活中的禁忌

彝族的礼俗,具有古朴、复杂、严格等的特点。有一些颇具特色的禁忌。

公公和儿媳之间的接触有严格的限制。首先是禁止直接接触,只能敬而远之,不能对视,公公在场时,媳妇不能说说笑笑。

哥哥和弟媳不能随便开玩笑,更不能说不礼貌的话,并保持一定的距离,禁止接触,相互尊重。

结了婚的女人不能上房顶,因为房顶是太阳最先光临的地方,也是祖先神灵的领地,不得有任何的污染和糟蹋。显然,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忌讳。

外人和妇女不能随便出入挂灵牌的内屋。彝族的屋里,火塘右侧上方的墙,一般都挂有祖先的灵牌,下设祭台,这是一个最讲究最神圣的禁区。

任何人不能从火塘上跨过,因为火塘是彝族室内活动的中心,是生命的起点和希望的延续,从火塘上面走过,是对人生的践踏,对主人家的歧视。

骑着马不能直接进村更不能进门,必须在村边路口、院门外下马,切忌摆架子。因为骑马进村进门,自然把自己的理智丢在了脚下,再往前走,也只能降低自己的威信。

禁止随便去摸头,头是最高贵的,是人的尊严,乱摸头,是对人的不尊重。在过去的历史上,抓扯头发,属于一种犯规后的体罚,沿袭下来的被摸头,视为不光彩的事。

禁止未满月的产妇串门,串门怕把福气冲走、怕惹来麻烦、怕给别人带去灾难。

彝族女人不兴披头散发,更不能披头散发前往别人家,那是一种极不礼貌极不道德的行为,是一种仇视行为,许多人视其为一种凶兆。

家人出远门,不能在后面扫地,如果七八天后要返回,家里最好待出门人回来再扫,如果出门的时间长了,就不一定不扫地了。只是家人出门马上扫地不吉利。

大人不能在别人面前放响屁,这是对人的侮辱,也是对自己人格的羞辱,是极不礼貌的行为。特别是在众多的异性面前更不能出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。

办丧事期间和办完丧事后三天,主人家不能下地干活,不然对后人不吉利。参加葬礼的人当天不能下地劳动。

服饰在彝族人看来,具有神圣性,在穿戴时,禁忌被人触摸,彝族男子头上的“天菩萨”,严禁他人特别是幼辈触动,假如被人触摸过,就会冒犯神灵,“护身符”避祸求吉的功效,便也随即失去了。

彝族禁忌在室内吹口哨,大声喧哗,尤其是夜间在别人家里。 客人到家,男客不能进中门。若客人是夫妻,晚上住宿时不能同居。有些地方出嫁的女儿携女婿回家也不能同居。忌在人前吐痰 在别人面前吐痰或吐口水,是不礼貌的行为。会招别人反感。火塘是彝族最神圣的地方,火塘里的锅庄石被视为神灵形象,轻易不可移动,严禁任何人触动,甚至做饭时一般也不把锅、碗放在锅庄石上面。他们认为如果把炊具放置其上那是对火的不尊不敬,会给家庭带来灾难。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、妇女衣物等。这些反映了彝族对火的崇拜。

彝族习俗礼仪及禁忌

本文彝族习俗礼仪及禁忌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仅供大家参考,如若验证其真实性,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。

推荐文章